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乐竞体育» 学院动态

寻找大师的足迹——撰写《张文广传》的机缘与感悟


寻找大师的足迹——撰写

《张文广传》的机缘与感悟

作者:李印东

98年来北京时,张先生已经退休多年,平日深居简出,偶尔参加武术学院的活动。因此,张文广先生在世的时候,我与他见过几次面。在一次学院集体活动上,时任院长朱瑞琪教授将我这位新来的老师介绍给张先生,我诚惶诚恐与张先生打了个招呼。在我的记忆中,这是唯一一次与张先生对话。

许多事情都运气与机缘的巧合,让我一个并不熟知也未曾与张先生共事的后生来写《武术名家系列丛书》首部人物传记就是这样一种感觉。也许正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才给我这旁观者机会。解嘲归解嘲,真正将这副重担放在我肩上的乐竞体育app官网出版社的何芳桂教授。作为对武术出版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何老平时极具幽默但对学术一丝不苟。2013年的一天,何老叫我去出版社,一见面,他开门见山和盘托出他的想法。在十几年前,何老就有撰写《武术名家系列丛书》的想法,随着老武术家的相继离世,人去艺绝,老武术家的技艺和文献资料整理成为文化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尤其是80年代末,何芳桂先生在编审张文广先生一套丛书时,有部分内容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来得及整理出版,甚为遗憾!他答应张先生找机会将这部分内容出版。何先生时时不忘当年的承诺,反复叮咛我要兑现这一承诺。何先生信任我,我也不负先生的信任承诺下来。这一晃就接近十年,期间我用大量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和写作,与张文广先生的儿子张武元成了好朋友,也有幸结识了成传瑞先生的儿子成庆先生,他向我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照片。《张文广传》终于在20227月在乐竞体育app官网出版社正式发行!

微信图片_20221028174753.jpg

正是从那时开始,我才开始深入了解张文广先生的生平,进而研究他的武学思想。全书以“武术人生”和“武术事业”为上、下篇,详尽、系统地介绍了张文广先生璀璨而又光辉的一生,将张文广先生“武术至上”、视武术为生命的武术生涯力求客观详实记录下来。《武术基本功》一节为何芳桂先生当年允诺补缺的内容、《张文广大事年谱》这是我的研究生沙岩松协助我整理,以时间为轴线,全面展示张文广作为北体武术学科创人成长、习武、授艺、育人的动人画卷!

正如北体前校长池建教授在序一中所言:“张文广是近代武术变革的亲历者,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经历就是近代武术发展历史的缩影。深入研究张文广对武术学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思路”。

微信图片_20221028174800.jpg

传记的写作过程也是不断研究近代武术历史和向张先生深入学习的过程。如沐浴春风,乐在其中。

其中,张文广先生的武学思想提炼与升华无疑是其重中之重,愿与大家分享:

一、 张文广是怎样炼成的:时代、家族、教育和经历的“四重奏”

通读《上篇:武术人生》发现,“时代、家族、教育和经历”四个因素对张文广的塑造有着显著影响。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密不可分,在张文广传奇的一生中得到最完美的诠释:

1、尚武精神的时代呼唤。张文广先生诞生的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青年杂志》发行、袁世凯复辟称帝——是近代史上最动荡、最具戏剧性,也是对日后中国有着深刻影响的一年:两次帝制运动让中国人民看清了军阀和旧式官僚、士绅的阴谋险计 ;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让新式知识分子清楚地看到了西方列强和西式民主在利益面前的“双重标准”;基于内外的重重压迫,新生代中国年轻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事关民族救亡图存的运动,以一系列集会抗议、组织发动等形式,表达出对未来中国之渴望。也正是从这场不畏强权、敢于批判、追求解放的学生运动开始,中国社会和人民从思想上发生了转变,过往国人所表现出来的软弱不堪,让知识分子认识到“强国必先强种”的重要性 。

在民族自信和尊严不断被践踏和蹂躏的年代、在芸芸众生的命运如大海孤舟的年代,社会上萎靡不振的风气亟需清除。在不断地尝试中,“武术本身具有的高度文化认同、师资易觅及无需多大物质条件要求等原因” ,成为了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首选。近代武侠小说的盛行、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引发的尚武思潮、精武体育会、中央国术馆等组织机构的成立,吸引了众多党政文化精英加入到武术阵营中来。自1910年开始,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陆续成立各类武术会社不下50余家;1919年,孙中山先生更是为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题下“尚武精神”一词,为武术在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2、家族习武风尚的启蒙生发。张文广出生的河南省通许县城关镇,是回族聚居地,处在太极拳之乡焦作、少林拳发源地嵩山和查拳、滑拳、梅花拳起源地鲁西中间,家族中人以习武为荣,保持着悠久的习武传统。《张文广传》一书中显示,回族民族中曾涌现出大量杰出的武术人才,以“武术之乡”沧州来说,明清以来累计诞生有40多位大师级武术人物;明清两代沧州籍的武举人、武进士就多达1950 人,其中大部分为回族 ;八极、六合、通背劈挂、弹腿、滑拳、查拳等诸多武术门派更是诞生其中。他们热爱武术、传承和发展武术,将武术与家国大义联系在一起,把武术之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

3、中央国术馆的锻造淬炼。1932年,17岁的张文广随师父常振芳一起前往江苏窑湾参军,后经部队旅长张华棠推荐,前往南京中央国术馆学习,于19338月成为了中央国术馆第6期幼年班的学员。这期间的学习、生活,对张文广一生从事武术运动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中央国术馆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只历时了22年的时间,但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其给武术带来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整个历史上都鲜有他例。1988年,“国立体专暨中央国术馆校友会”在天津成立,张文广出席了活动,并发表了讲话。于张文广而言,在中央国术馆获得的成长,是自己永志无法忘怀、并用一生去践行的。

4、广阔见闻见识的提炼升华。张文广出生于习武风韵浓厚的家族、跟随常振芳等老拳师勤学苦练、18岁考入中央国术馆、20岁加入“南洋旅行团”、参加1935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大后方转移中持续武术教学、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武术学科理论、人才队伍、竞赛组织等牵建工作……张文广跨越时代的丰富阅历奠定其武学思想超越时代的条件基础。作为第一代武术海外传播先导,参加柏林奥运会的张文广深切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面对这些讽刺,张文广感到作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真是无地自容”。因此,张文广珍视新中国来之不易的武术事业,他“爱生命、更爱武术”,无论境况如何,他都“从武术发展的大局来考虑,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坚持以武术的整体利益为重。1998年,已经退休的张文广在荣获武术段位九段时表示,自己“仍要为祖国的武术事业奋斗不止,争取再立新功!”

二、“守正育新”的武学思想

微信图片_20221028174816.jpg


张文广武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在练习和研究武术过程中,对武术形成的、并在实践中得以实施的一种关于武术训练、价值和功能等问题的理论。

1武德思想方面

1.1坚持爱国主义的武德底色。张文广早年在同张风岭和常振芳两位拳师学习武术的时候,便被两位老拳师灌输了武术之于家国的重要思想。而后,在经历了出国传播武术、目睹海外侨胞、华工寄人篱下怀念故土等一系列情景之后,“强国强种、一振中华”的“武术救国”理念在张文广身上生根发芽,对祖国的关切转变成对祖国的热爱,并用实际行动表达出自己的决心。国术馆期间,张文广主动参与编排武术套路,如《满江红》拳,以图唤醒当时的社会大众、改变他们懦弱心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激发人民群众的斗志,张文广创编过《大刀进行曲》刀术表演;抗美援朝期间,张文广还曾以《志愿军战歌》为蓝本,编排出与此相适配的武术套路,既鼓舞了群众、也彰显了武术社会价值。

从《张文广传》中可以发现,张文广早年曾有4次参军经历:第一次是少年时期瞒着家人,步行60多公里与两个同伴试图到开封征兵,但因年龄尚小没有成功;第二次是17岁,随常振芳赴江苏窑湾参军做武术教员;第三次是抗战期间,在河南横川县参与第五战区青年军团武术教学工作;青年军团解散后不久,张文广又报考了广西第六军军校。新中国成立后,张文广还曾带领45名学生到六十六军开展体育活动,以致错过妻子分娩 。这些事例生动地体现了张文广热爱祖国、以武报国的厚重情感。

1.2坚持“武术至上”的团结精神。传统武术门派林立,历来为人所诟病,诸多故弄玄虚的理论,某种意义上都是门派之争衍生而来的产物,被视为武术发展和传播的毒刺、沉疴旧习,张文广对此深有体会。因此,他“坚决执行国家对武术制定的方针政策,兼收并蓄,百花齐放” ,坚决消除存在于武术中的偏见,坚决促进武术拳种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张文广对特殊历史时期的诸多事情并未记载,只是始终感念一些学生的好,在艰难的日子里还不时去看望他。实际上,在一段特殊时期,武术便被列为四旧文化,成为主要批斗对象 ,“专业武术教练下放劳动,民间武师被迫改行,个别武师被至死” 。但时任武术系主任、且分管拳击、击剑等重技击项目的张文广,却在后来选择“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和谅解当时发生的一切” ,“从武术发展的大局来考虑,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来团结武术事业,这是张文广视武术为生命、用一生兑现“武术至上”的誓言。

2用武准则方面

2.1坚持酷苦恒勤的习武准则。小时候张文广家里贫苦,经常吃不上饭,白天除了学习武术外,还要帮助家中做很多农活,可即便如此,幼小的就定下目标:饭可以不吃,但练武决不能停。进入中央国术馆后,张文广更是在自我鞭策下“发明”出闻名遐迩的“四千次作业法”:拧千斤棒1000次、下蹲抱摔1000次、挑勾子1000次、拧麻花1000次,除此之外,还辅以骑马蹲裆式、练下蹲、走矮子步、踢桩腿、大小钻脚、拉滑车等等。“身上没功夫,就是天桥把式”、“练武练武,武术不练不行,书不读不行”、“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这些都是张文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张文广看来“要想事业有成,必须自找苦吃”。传记中描写到:为了增进步法和功力,他每天打沙袋、练跳绳;为了改变鼻子一碰就出血的毛病,他用拳头击打自己的鼻梁,每次两、三百下 。

2014年,乐竞体育app官网《武学讲坛》举办的“纪念张文广先生专题讲座”中,夏柏华曾回忆到张文广的一句教导:“武术是练出来的,散打是打出来的,摔跤是摔出来的”。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掷地有声、能够深刻领会到张文广身上坚韧不拔的铿锵意志。这种精神意志如同一种力量伴随着张文广,也逐渐涵养出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可贵品质。

曾乃梁在回忆恩师时曾提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术系从部队请来一位年轻的小战士教“捕俘拳”。彼时的张文广已是闻名海内外的著名武术教授,可他依然跟在学生后面学习“捕俘拳”。曾乃梁上前问到,这些动作老师都教过他们,何必要跟着他们一起练呢?然而,张文广却说:“要学好就要甘当小学生,摆架子做做样子那是学不好的” 。

2.2坚持隐忍克制的用武底线。在诸多探讨武术本质的著作中,武术搏击格斗的本质都是要直面的首要问题:抛开技击谈论武术,都是对武术的谬论,都是不完整的。也正因为武术所具有的技击特征和自身“杀人术”特质,让如何使用武术成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反观张文广一生,从不做挑衅之事,唯一一次主动出手,还是因为对方行为不正、泼皮无赖。张文广从不挑衅,也从不惧怕来自别人的挑衅。因为年少成名,所以想挑战张文广的人非常多,张文广总是先推辞,但只要站出来接受挑战,就没有输过。因为常年严格自律,技术早已炉火纯青,和任何人过招,张文广都有自己的策略。

隐忍克制的习武用武风范,同时体现在张文广淡泊名利的品格之中。张文广先后荣获国务院颁发“体育事业中有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新中国第一批武术最高段位九段、被国家武术研究院聘为首批专家委员会专家(编号001) 、获国家体委颁发“中国体育开拓者奖”、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颁发“当代中国武术十大名教授”,另有两部著作获得“国家级一等奖”“首都民族团结奖”“北京体育工作30年奖”……“这是我应该做的,那些奖励都是对自己的鞭策,荣誉归大家” 。

3教育思想方面

3.1坚持身教言传的育人理念。昌沧曾回忆,张文广上课过程中“从不含糊,学生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的泥更多”。在教授技术动作的时候,张文广会耐心讲解动作理论知识、组成部分、技术特点和实战技巧。而后,反复示范技术步骤、观察学生演练细节、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并不时给予学生鼓励。

“身教重于言传”。曾乃梁曾回忆到,张文广坚持带领学生进行晨练,每次自己都练得汗流浃背,学生们让他休息,他却总说自己不累,那时的张文广已年过半百,看在眼中的学生们不敢有所懈怠。晨练结束后,张文广还会带领学生们做诸如仆步穿掌的动作一路“练”回宿舍,如此教学态度,让学生们对他心生敬佩。

“以技授人”贯穿张文广教育生涯,同样地,“以德育人”也是他在教育活动中所一心追求、并努力实践的。张文广毕生心血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1995年“中华武林百杰”评选中,张文广教授过的学生多达40余名;“十大武术名教授”中占有4名;“十大武术名教练”中占有2名 。《下篇:武术事业》中“第二章:教书育人硕果累累“部分着重列举了成传锐、张山、夏柏华、门惠丰、吴彬、张广德、郭志禹、曾乃梁几位张文广最早期的研究生和学生,内容生动、丰富,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让人感慨万千。

3.2坚持文武双修的教学目标。文武兼备是张文广始终育人原则。张文广身先士卒,“拳不离手”的同时,常年笔耕不辍,可谓“著作等身”。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张文广自1953年起,累计参与出版、编撰相关武术著作35部,广泛涉猎于技术理论、防身自卫、规则研判等方面。作为国内早期武术学科创立者,张文广极为重视武术高层次学术人才梯队培养,除担任过北京体院研究生论文答辩评审外,张文广曾受邀参加成都体育学院、山西大学等学校武术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在繁忙工作之余,尽最大能力为武术人才队伍建设添砖加瓦。

“文武双修、文武兼备”,在张文广看来,是时代传递给武术人不变的课题:他鼓励技术扎实的学生,多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鼓励文化水平高的学生,多增加技术训练。

4学术思想方面

4.1坚持弘扬传统的武术情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国家体委于1979年发布《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拉开武术运动“改革开放”的序幕 ,随后,1982年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继续做好挖掘、整理工作,把继承和发展结合起来”被确定成为武术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张文广第一时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与国家体委和北京市体委武术挖整小组工作的同时,着手在北京体育学院成立“查拳挖掘、整理小组”。张文广带领学生奔赴各地实地考查、拜访各位老拳师,逐步把原本散落于各地、各门、各派的查拳技术集中起来、梳理成册,编纂出《中国查拳》、《中国查拳源流初探》等诸多论著,校正了人们对查拳的理解,更正了关于查拳的认知偏差。

张文广矢志不渝传统武术的知识传播,参与编撰过《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等大部头书籍、主笔过诸多武术期刊。得益于这些书籍、期刊的出版,才使得武术在今天有了更多、更好地发展和生存空间。

4.2坚持去伪存真的研究思路。张文广在进行武术理论研究时,极力避免以讹传讹情况出现。他结合现实需要,对传统武术理论进行“瘦身”,实现技术上的改良,方便传统武术的传播普及。例如,在编著《中国查拳典型器械套路》一书时,张文广对查拳技术体系删繁就简,既满足竞赛需要、又维系查拳技术风格,实现查拳传播效果最大化。

曾乃梁感言,毕业之际老师们都会给学生讲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但张文广却在临别之际,教学生一套按摩手法,并告诉学生这是他同一位老中医学习到的。

5传播思想方面

5.1坚持服务群众的发展路线。张文广认为武术发展要走好群众路线,武术来自群众,如何回馈、服务群众,也是武术人应尽的义务。《扔砂袋》、《女子防身术》、《广播太极拳》等技术创编和书籍撰写,着重体现出张文广武术运动服务群众的认知:“凡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有益于丰富文化生活的拳种、器械套路,都应发展” 。

利用武术服务好人民群众的同时,张文广积极将武术作为更高平台团结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外国友人。从1936年在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开始任教到1953年担任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会武术总裁判长、及至退休以后,张文广都从未中断、并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加强武术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增强武术社会生命力。纵使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五七干校”下放劳动期间,张文广仍利用空闲时间,编排出铁锨套路,传授给周边孩子。

张文广多次前往过香港、日本等地参与学术交流,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介绍中国武术的现状、成绩和问题。张文广总结传播武术的心得时表示,他始终把在国外的武术教学课堂看作成为弘扬中国武术和增进国家间友谊的重要阵地。

5.2坚持融合比较的探索视野。武术作为综合性学科,不仅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还包涵了医学、美学和理工科等学科知识,张文广曾和生理教研室合作,进行太极拳和长拳等武术项目的生理测验,并坚信“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解释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奥秘”。他还曾从拳击、体操、击剑等西方体育中寻找经验和办法,并为拳击、击剑等体育运动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开辟道路。

在教授学生过程中,张文广同样坚持科学的比较视野:在其指导下,郭志禹《长拳“弓步冲拳”之研究——武术“动迅静定”技术特点的初步探讨》一文,借助物理学知识,“初步从定量的角度揭开弓步冲拳“动迅静定”技术特点的奥秘” ;《中国查拳典型器械套路研究》,从人体解剖学角度,对如何科学选择武术训练鞋提出建议 ;《武术形体训练初探》一文,利用科学仪器,反复对照武术运动员和其他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并提出独特的武术运动员训练方法 。

1964年前后,张文广曾与著名针灸临床家、教育家彭静山合作,从中医经络学说出发,研究武术与中医的密切关联,并著有《武术学习方法与经络学》一书;1982年创编“广播太极拳”过程中,张文广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老师帮助进行配乐,将传统武术与民乐融为一体的新式太极拳就此诞生。

不同的时期,却共同反映出张文广务实性、前瞻性、一体化和全面化的特点:

一是务实性。“务实”,是张文广武学思想活的灵魂。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张文广看来是武术发展应当追寻的三个要素,武术从三者中而来,也应当回归到这三者中去,这种回归必然是有价值的回归、是有收获的回归。注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人民群众的需要,一以贯之了张文广整个武术生涯。

二是前瞻性。珍视团结、打破畛域;文、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倡导武术研究科学化……诸如此类的目标,展现了张文广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一面。从张文广身上不难发现,武术人要夯实武术技术,还要打牢理论之基;切实明白武术的过去,还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武术的未来。

三是一体化。张文广武学思想的一体化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注重武术界团结,可称为“内部一体化”;注重各类学科在武术领域的融会贯通,可称为“外部一体化”。但归根结底,都是由张文广见多识广、博大精深的深沉智慧孕育而成,非厚积薄发般的沉淀与耐心所难以成之。

四是全面化。张文广武学思想包罗武术“万象”,从“大武术”的角度,看待了武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参与、策划当代武术发展的几乎每一个环节,是武术界“启明星”般的人物,他视武术为生命的无私胸襟和无我精神,换来了今天武术事业的遍地开花,值得所有人惜之、爱之、怜之。


在写作《张文广传》一书过程,张文广先生的事例及精神亦深深地打动和鼓舞了我们武术人:代表中国武术第一次登上奥运舞台、创建新中国第一个武术系、编写新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第一部武术教材、编撰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武术硕士研究生……

无数“第一个”的背后,是张文广一生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深耕武术事业。他不拘于形、不役于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广泛吸收东西方体育运动精髓、广泛学习海内外学科理论知识,一步一个脚印、用“钉钉子”的精神夯实了中国武术现代化发展的根基、拓宽了中国武术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完美诠释“为武而生”的人生历程。